国家规划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工新闻  -  正文
校友之声|建环2102班寒假社会实践|杰出校友李骥、於仲义访谈实记

发布时间:2024-03-06 浏览量:

背景介绍

 

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建筑行业运行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HVACs)能源能耗占比高达40%,是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方向。因而HVACs节能优化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愈发重要。为了解建环专业如何适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发展需求,为建环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求学与职业规划,建环2102班“探寻地热奥秘,追求低碳采暖”寒假社会实践队于20241月份开展“各类建筑冬季供暖性能测试”实践活动,并有幸采访到杰出校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热泵与蓄热研究中心主任李骥、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於仲义,进行了深入交流。

 

校友简介

李骥,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热泵与蓄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低碳城市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地热标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智慧用能与节能专委会委员、全国能量系统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行业专家、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高级专家、ISO TC205 WG9中国代表、IEA  HPT ANNEX55中国代表。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电力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和行业奖14项,被评为“中国建筑学会优秀青年工程师(首届)”、“中国能源研究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主要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综合能源与需求侧响应、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以及低能耗建筑优化分析和设计等。

於仲义19779月生,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人选,武汉市“黄鹤英才(城市建设)计划”人选,全国首届“百名暖通空调杰出青年”获得者,湖北省制冷学会青年才俊获得者,武汉市国防科研系统首届“十佳科技创新之星”,武汉市创新人才团队技术负责人。全国暖通空调学会青年委员,国家地热能行业标准委员会专家,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青委会副主任,湖北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2008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10年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2017年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建科院副总工程师。

主要从事绿色低碳建筑集成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高效应用等领域研究与工程规划设计。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省部和市级课题30余项和工程专项咨询20余项。近五年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信集团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省科技厅科技大走廊协同创新项目、省住建厅科技计划项目、市住建局科技计划项目等10余项,主要围绕双碳技术路径、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超低能建筑集成技术等建筑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展研究,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提供支持。在Energy and Buildings、暖通空调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国家技术专利10余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铁道科学技术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湖北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等共计20余项。

 

 

求学生涯——吾将上下而求索

 

QS:在华科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学校和专业的培养对您当前发展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李骥:学风吃苦耐劳,踏实学习,这种精神一直伴随着华科人的一生。由于华科的地理位置,受到湖北的历史传承,华科的同学普遍都有很高的进取心,很强的奋斗精神,虽然华科合并建校的时间并不长,但教学和科研实力快速发展,在国内已经能名列前茅,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华科人的进取与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同时也不忘仰望星空,心中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於仲义:首先是学习氛围浓,印象深刻的是无论平时还是考试周,自习时经常找不到位置,这样一种浓厚氛围让我养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也让我参加工作后更快适应了时代发展需求,更快融入工作环境。同时也让自己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便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QS:从适应国家发展需求、扎根专业应用的角度来说,您觉得大学生在学校里需要重点培养和掌握什么知识技能?

李骥:对于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我深有体会,因为我自己也在带学生。第一点就是要找准作为一名学生的定位,同时也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因为不论未来要做什么,首先就要明确自己是一名学生,那么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就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第二个层面一定要坚持与实践结合,建环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很重要的就是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情商。建环专业是一个应用行业,走上社会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比如你如何能够将你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你的老板听懂,让老百姓听懂。和其他人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这是获取对方的认可和信任进行合作的前提,我觉得这个能力很重要。最后一点,就是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不断在创新的,比如GPT出现之后,对各个行业都有很大的冲击,你如何去创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构建新的模式,就很重要了,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行稳致远。

於仲义:结合求学经历,特别是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首先第一点要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整个建环专业在当今双碳目标下还是比较重要和有前景的,要主动了解国家当前发展趋势和重心所在。其次就是主动学习、形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主动去了解一些行业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之一,积极地吸收各种专业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以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快融入工作环境,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步入社会——仍是少年佳意气

 

QS:如何实现地热能的高效、稳定与可持续利用,您觉得最关键或者最困难的地方在哪?

李骥:我目前正在从事与地热相关的工作,这也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目前而言,地热能的推广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当然困难和挑战也是并存的,我个人也有不少的体会。首先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问题,比如建设成本,如果采用地源热泵,就要算上打井取热的成本,如果要打中深层的管成本就更高了;而针对运行,最好是电驱动,这样效率也比较高。可能有些系统相对传统的燃煤运营成本还要高,这样也会带来推广困难的问题,不过国家目前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促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包括一些煤改电的补贴政策,这些种种政策对地热的推广还是比较有利的,以上是一个成本的问题,第二点是目前社会大众对地热认知不够,从我个人工作中可以体会到,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或者甚至害怕使用地热能,觉得它有安全隐患,因此在宣传上也得做足功夫,否则地热利用也难以推广。

於仲义:高效、稳定与可持续利用本身就是地热能的特性,但在实现这些特性的时候需要注意当前使用地热的成本与其建设周期,控制成本是重中之重。建设的周期会影响施工质量,还有设计的不合理性也会影响地热能的高效稳定利用。目前北方发展中深层供热会有政府补贴,但是南方的地热能利用还没有达到预期,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QS长江流域存在广泛也迫切的冬季供热需求,如何实现长江流域清洁低碳供热?

李骥:这个问题很好,我之前参加过的许多会议中都有人询问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本身也是武汉人,武汉冬天的冷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样的:首先第一点,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发展集中供暖的工作是有必要去积极开展的,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对生活水平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但是南北方的分界在当时还比较简单粗暴,这也是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首要要做的就是分散化,再一个是可再生化,最后是商业化。分散化就是面对如今的各种需求,集中供热这种以大管网来供热的方式可能不再具备普适性,其中包括种种原因,比如双碳目标的约束、前期的建设成本等等;可再生化就是要重点利用可再生能源;商业化的意思是,建议多吸引社会资本,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共举,通过投资运维的模式去建设运营,不失为一种解决分案。将三者合起来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区域划分带来的问题或许是一种新思路,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带来一些经济发展新的契机。

於仲义: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如何解决长江流域供暖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百姓舒适的生活需求,更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工作。对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长江流域的气候特征,在冬季室外气温低、但同时整体湿度也较大,这是与北方气候特征有很大区别的,那这也直接影响了长江流域冬季供暖需求和供暖能源形式,我们需要研究清楚。第二点,就是长江流域人们室内的生活习惯,区别于北方全空间连续供暖,长江流域供暖需求可以说是“部分时间”和“部分空间”的。“部分时间”是指并非24小时连续供暖,比如住宅建筑,只有当室内有人的时候大家才会开启供暖。“部分空间”指的是人们习惯于只在人员所处的房间开启供暖,比如说住宅,大家回去后如果在客厅就不会开启卧室的供暖,如果在卧室睡觉了,就会把客厅供暖关掉。同时长江流域人们习惯于开窗通风。以上种种人行为习惯也直接影响了冬季供暖需求和供暖能源形式,我们也需要重点关注。第三点,从供暖能源形式来说,长江流域可能没办法沿用北方冬暖大集中的形式,首先从建设投资和地下空间利用就不具备可行性,因此我们就要更加关注分布式供暖的系统形式。那么结合国家“双碳”目标,同样就需要向可再生能源清洁低碳供暖去更多的研究和利用。

 

 

期望寄语——纸上得来终觉浅

 

QS:双碳背景下,建环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您对学弟学妹们有何寄语或指导?

李骥:目前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减速,土木专业包括我们专业都面临着比较大的冲击,社会大众目前也并不看好土木工程和房建行业,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背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从发展角度来说,我觉得暖通或许另有转机,我们专业有它自身的优势,这个优势就在于交叉和多面手属性,比如环境、能源、光电,我们都能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对大家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应该也非常大,但是也不能够躺平,我个人还是觉得,不管怎样,都要坚持奋斗,持续创新。这也不能光喊口号,我简单举几个例子,目前建环专业在建筑行业的机会可能减少,但国家目前提出的“双碳”目标,和“深地深空深海”发展目标,其实都与我们紧密相关。以深地为例,中深层地热利用就非常相关,这其中也能诞生很多新的想法,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深海、深空方面,如何营造一个适宜人们生存、适宜一系列设备高效稳定工作的环境,都和我们专业密切相关。包括未来人类想去地外居住,都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宜居的人工环境,以及诸多交通工具,包括国产的C919,飞机内部的温湿度、光照环境的营造,都是我们专业从事的领域。我们思绪再跳跃一点,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始终会向太阳系以外迈出时代的一步,只要是人类需要涉足的地方,就需要有人工环境的营造,我们专业就始终有用武之地。所以大家不必担心以后工作的问题,目前首要的关注点应该还是放在学习上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相信我们专业,更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回想我毕业的这20多年,如果要我回到最初抉择的时刻,我应该还是会选择我们这个专业,至少我现在因为在这个专业上做出的点点滴滴感到很满足,这就够了,也希望我的这些看法能够给大家一些信心。

於仲义:随着国家“双碳”目标逐步落地实施,建环专业在未来一定会走上更大的舞台,希望同学们要保持对专业发展的信心、要保持对专业学习的热爱,在兼顾学业的同时也要主动了解新鲜事物,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同时结合自身学习兴趣与发展需要,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建环专业研究的建筑能耗在整个建筑行业能源消耗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我们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为节能降碳甚至实现零碳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建环专业,节能减排一直都是我们长远的目标,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将此作为自己未来发展与奋斗的目标。

 

 

文案 | 邓杰文 王艳辉 付开旗

审核 | 周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