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乡村振兴之垃圾分类政策成果调研——给卓2101班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3 浏览量: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给卓2101班共30个人分为四个小组前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不同社区与村庄开展垃圾分类政策实行成果调研,四个小组分别去往蔡甸区后官湖湿地公园、铁铺社区、太山村以及大山口村进行各组的调研。

7月4号全体同学从学校出发前往蔡甸区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下午6点在酒店集结,晚上所有成员开了一个短会再次确定各项任务并核对所需物资。

 

后官湖湿地公园组

1

 

DAY1

7月5日,小组成员于9点抵达后官湖湿地公园,见到了对接的公园垃圾分类处理的负责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园垃圾分类发展历程及目前的工作情况。下午开了简短会议,对今日的工作进行总结,将从负责人那取得的资料与信息进行简单整理与分析,并对第二天的实践任务进行细致规划。

 

DAY2

7月6日,上午10点,小组成员抵达后官湖湿地公园,分成三个小队沿着不同公园绿道分发问卷,对游客以及公园内工作人员、环卫工人进行采访,最终集合并分享各队的收获,对发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总结分析讨论。

下午4点小组再次来到公园,并携带了长钳与橡胶手套,兵分三路沿绿道翻看垃圾桶,包括四分类垃圾桶、两分类垃圾桶、大垃圾桶(集中垃圾桶),更真切的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

 

DAY3

7月7日,上午10点,小组成员抵达大集垃圾处理站;提前联系好的处理站负责人安排了专业人员向详细介绍了厨余垃圾的处理流程以及处理后的用途,期间近距离观察了处理厨余垃圾的生化一体机,并参观到了较完整的处理过程。中午回到酒店作整顿,下午整理了相关资料和参观记录。至此后官湖湿地公园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2

太山村组

 

DAY1

7月4日,太山村组成员来到武汉市蔡甸区太山村。首先拜访了太山村村委会,村委会人员讲解了太山村目前垃圾分类现状以及宣传措施。在拜访完村委会之后,根据调查问卷询问了一些周边村民并翻看一些垃圾桶,确认是否有正确垃圾分类。

 

DAY2

7月5日,小组成员前往了景点村石榴红村,在那里的工作主要是询问村民和翻垃圾桶。记录了垃圾桶分布频率以及宣传标语。

 

DAY3

7月6日,小组成员拜访了当地的一个垃圾分类宣传点,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垃圾分类及其宣传方式。

 

DAY4

7月7日,小组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垃圾分类示范村--新民村,并且参加了一个垃圾分类知识讲座。


3

铁铺社区组


NO.1

7月4日至5日,铁铺社区组成员首先通过电话的方式联系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了解大致情况,到达蔡甸区之后又前往城市管理局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的访谈,参观蔡甸区城投有限公司,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以及垃圾分类的政策。

 

NO.2

7月6日至7日,小组成员前往蔡甸区的铁铺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与访谈,与城市管理局的信息相印证,了解当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

 

NO.3

7月8日,小组又前往蔡甸区集贸村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蔡甸区农村垃圾分类的基本情况。

 

 

4

大山口村组

 

 

DAY1

7月5日,小组成员找到提前联系过的村支书了解情况,大概了解该村的垃圾分类模式,该项目的负责人讲解了该村的垃圾分类实际情况:如为什么要实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执行措施,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解决等。最后跟随负责人一起实地察看了村内的垃圾分类情况,同时也观看了回收员如何将村民丢弃到垃圾桶的垃圾进行回收。在第一天调研完毕后将资料进行了整理,同时开会讨论遇到的问题以便明天更好的进行调研。

 

DAY2

7月6日小组继续前往大山口村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去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眼中的垃圾分类。到达村口后分为两组分别前往两个方向。资料收集完毕后在村口集合乘车返回。至此实地资料基本收集完毕,也为后续的总结汇报打下基础。各成员分工后继续完成实践报告的资料撰写。

 

实践成果与收获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仍是群众的参与度、积极性还不够,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垃圾分类是重要的、我们需要垃圾分类,却仅仅停留在知道要进行垃圾分类、高喊口号的阶段,但至于“怎么分”、“为什么分”仍然不明确,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宣传,帮助解决“怎么分”、“为什么分”的问题,尤其针对“为什么分”的问题,对于群众来说,“减少土地占用,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对他们来说没有直观切实的感受,因为没有涉及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是一种空泛的庞大感、飘渺感,缺失急切的紧迫感、危机感。

 

• 因此,如果相关部门制作各类吸引人眼球的宣传视频将会让群众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同时,换一种激励思路,建立奖励机制,设置“绿色积分”,参与垃圾分类获得“绿色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使得群众获得实际的参与感,建立美观整洁的垃圾投放设施,使群众获得满足感、幸福感,重视垃圾分类,将会帮助群众提升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我们收获很多:不仅意识到了垃圾分类重要意义及现状,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为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建议与思路,还认识到即使是平时生活中认为是一件小事的垃圾分类从上层到基层都有着完备系统的处理措施,需要投入群众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资源,社会的运转是由很多方面或大或小的工作同时进行的,不禁感慨党的正确领导与人民合力凝聚的“中国魂”使得中国飞速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我们作为中国的青春血液,更应扎实本领、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同时应积极步入社会观察现实问题,吸收新思想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