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2023暑期社会实践 | 探“乡村教育”之本,寻“乡村振兴”之根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为了解新时代以来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教育的改变及现状,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队以寻乡村教育”之道,探“乡村振兴”之根为主题,于暑期动身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远口镇,探寻大山里的乡村教育

   


实践队着眼于教师学校校园家庭环境四个方面,前往远口镇远口中学、远口小学、元田小学、部分学生家中以及田间村口进行了实地调研。


01

寻访校园,探索历史之变

实践队首先走进校园,切实观察乡村校园的方法面面,看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各级力量在乡村教育中的投入。营养午餐计划的普及使得镇上三所学校都得到了收益,每天营养均衡的午饭及定期的牛奶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各专项资金的到位使得在乡村学校中班班通,留守儿童之家乃至田径场等设施能够真正派上用场。在学校观察期间,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家赞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乡村学生开阔眼界。

 但另一方面设备的更新及迭代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远口小学,过半的操场设施已经损坏,而元田小学中维护不到位的班班通已经有三分之一无法使用。在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缺乏维保人员的线下,使得各项设施难以达到应有的使用寿命。


02

深入交流,沟通治学之道

结合调研队预先采集的资料,队员与校领导及老师就新时代的校园建设进行了深入沟通。面对乡村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特岗教师、优师计划等政策的推行取到了很大的作用;各学校也因校制宜,针对留守儿童,厌学儿童等乡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老师责任制校领导承包到户等方法加以解决,保证适龄儿童应上尽上,应学尽学。

乡村教育所要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家庭及社会环境会有更大的影响,这也使得乡村教师们的工作极难开展。但随着一代代老师们的努力,乡村教育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在一个个切实案例的影响下,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03

拥抱学生,倾听时代新声

教育的主体永远是学生。为真实的了解到学生群体的想法,调研队通过问卷及聊天的形式倾听学生们的新声。据匿名问卷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家庭及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家庭环境,学习氛围等原因使得超过五成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不满意。此外,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餐食口味以及课余活动等内容学生也有一定的建议。实践队就搜集到的内容同校领导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共同商讨对策,以使得办学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04

步入家庭,了解社会百态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付出的。在离开学校之后,实践队通过预先在学校中的沟通,来到了学生的家中,向家长了解他们眼中的学校教育。教育资源落后,孩子难以成长是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尝试让孩子离开大山去外面读书,而因各方面限制而留在镇上的家长也通过家庭的陪伴和与老师的积极沟通来尽量弥补这方面的差距。在沟通过程中,大部分家长表现出良好的心态,这也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积极的家庭环境;但仍有部分家长对实践队的拜访及其抗拒,并表示对孩子的学习无能为力,拒绝沟通。这便是如今家庭环境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乡村教育存在其局限性,所以更需要家校携手相互沟通才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环境。

                           



“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同时教育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在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持续在乡村教育上进行了大力地投入,这使得乡村教育面貌在十年来焕然一新。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教育的大树将能够真正结出硕果,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活力!

                           



文案|王子伟

排版|阿依帕夏

审核|周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