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从生态学角度 一起聊聊森林和蜱虫

发布时间:2023-09-07 浏览量:

当提到某种既吸血又会致病的昆虫时,我们脑海中闪出的第一个名字是什么呢?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蚊子

   

没错,蚊子的确是很多人的“夏日之敌”。只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和蚊子一样吸血且可能更危险的昆虫。


它就是蜱虫。

                           


蜱虫,又名壁虱,俗称草爬子,是一种会在人或动物的身体上吸食血液并传播各种病原体的寄生虫。它们一般生活在茂密的草丛或树丛中,当有人或动物经过时,它们就会用自己的数对足勾住途径者的皮毛,用自己坚硬的头部扎穿目标的皮肤,然后吸食宿主的血液。

                           


而在蜱虫吸血的同时,它们也会将多种病原体一同注入到宿主的体内,造成诸如莱姆病、森林脑炎等多种足以致命的蜱传疾病。其中,以损害神经系统作为主要症状的莱姆病则最为臭名昭著。一旦被蜱虫叮咬而染上莱姆病,如果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损害多个器官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这么危险的小动物,相信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但如果要从根源上降低人们暴露于蜱虫叮咬的概率,减少蜱传疾病的传播与感染,我们就得弄清楚影响蜱虫及蜱传疾病传播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没错,类比蚊子,大家可能很快就能想到,温度、气候、季节对蜱虫及蜱传疾病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今天,我们将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和大家聊聊森林对蜱虫密度、蜱传疾病传播的影响。


那首先就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个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稀释效应。


                           

                           


稀释效应


“稀释”这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经常会向现有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溶剂,使该溶液浓度变小,这便是“稀释”最原始的含义。

那生态学里的“稀释”是什么呢?让我以上文中提到的蜱虫为例,在更为具体的场景下为您解释。

有研究表明,由于老鼠在森林中分布广,数量大,它是蜱虫的重要宿主之一。幼虫时期,蜱虫会吸食老鼠的血液来维系生存。可是,很多老鼠身上都携带有可以导致莱姆病的螺旋体细菌,并有90%的可能性将其传染给以它为食的幼虫。这就意味着,蜱虫在吸食老鼠的血液时很有可能“自身难保”。一旦蜱虫感染了这些致病菌并叮咬人类,这些螺旋体细菌便有可能以蜱虫为桥梁传染到人的身上,人类感染莱姆病或其他蜱传疾病的风险则大大增加。

讲到这里您可能有一个疑问——这与生态学有什么联系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假想两个场景。

场景A

在场景A里,蜱虫的栖息地是一片面积较大的连续森林。在这片森林中,蜱虫的食物可不止老鼠,还有小鸟、蜥蜴、花栗鼠等潜在宿主。而且,这些“食物”感染致病菌的概率很小。也就是说,蜱虫在这片森林里很可能以这些潜在宿主为食,它感染致病菌并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场景B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假想场景B。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由于一些原因,蜱虫的食物不再像场景A那样丰富。蜱虫别无选择,只能“冒着风险”以带有致病菌的老鼠为食。单一的食物选择无疑使得蜱虫感染致病菌的概率大大升高,人类暴露于蜱传疾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对比场景A和场景B,我们不难发现——小鸟、蜥蜴、花栗鼠等携带致病菌可能性较小的潜在宿主冲淡了携带致病菌可能性更大的老鼠对蜱虫的影响。也就是说,高宿主的多样性稀释了老鼠对蜱虫的影响,降低了蜱虫与老鼠的相互作用及随后的患病风险。这便是生态学中的稀释效应。通过稀释效应,我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畜共患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可能会降低宿主的多样性,导致场景B的发生呢?

森林破碎化加剧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森林破碎化

森林破碎化是指连续的森林因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被分割成较小的、孤立的森林斑块。由于人口的扩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城市迅速膨胀,部分道路、公共设施和建筑逐渐入侵原有的森林,造成了森林的破碎化,而森林斑块之间的隔离程度以及边缘效应则连锁式的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下面我们分别来聊一聊隔离程度边缘效应


隔离程度

森林的隔离程度取决于它与最近的类似森林斑块之间的距离,以及与周围土地类型的差异。例如,如果我们沿着马路种植着一列梧桐树,尽管是一排树木,但周围只有水泥沥青和鳞次栉比的高楼,树木与树木之间的隔离程度很大,它们无法形成一片生态系统,也自然不会有别的物种长期停留。隔离效应也不只出现在城市等人造景观中,当大片的森林变得零星时,森林之间的隔离程度也在变大。

显然,物种之间的交流随着森林的孤立而减少,形成了地理隔离,繁殖和基因流动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各个物种数目的下降,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受到影响。

                           


边缘效应

那什么是边缘效应呢?在森林与非森林的交界位置,生存环境非常容易受到周边非森林土地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和风力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森林内部的生长条件,对许多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依赖这些植物生存的动物们。随着破碎化的程度增大,森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许多原本常驻物种难以继续生存,它们相继逃离或者因为缺乏适宜的生存环境,种群数目快速降低。这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森林破碎化程度加剧带来的地理隔离和边缘效应,导致生物栖息地发生改变,这不仅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也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稀释效应,最终导致人们接触蜱虫或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因此,保护森林,合理规划、科学利用森林,避免森林的破碎化仍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森林不仅仅是万千物种的家园,在千百年的时代更迭中,也持续地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住所。同时,它也是一个坚强的屏障,帮我们抵御疾病的侵袭,让我们更安全、健康的生活。


山林悠悠,这是自然的呼唤。

善待森林,就是善待自己。

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森林。

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文案:李思睿 吕赟婷 王健

排版:吕赟婷 王健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