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污水处理的臭氧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荣获南京大学紫金全兴环境基金环境科技著作出版基金
2019年12月18日上午,庞国芳院士南京大学双聘欢迎仪式暨2019年度南京大学紫金全兴环境基金颁奖典礼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出席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副会长薛海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以及来自南京大学各部处的领导,环境学院的师生和校友代表等200多人,活动由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建萍主持。
胡金波书记、张全兴院士及庞国芳院士共同为2019年度南京大学紫金全兴环境基金奖获奖者颁奖。获奖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南京大学、紫金全兴环境基金管理委员会及张全兴院士的衷心感谢,一致表示将继续在环境科学领域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而奋斗。
在本次颁奖大会上,我院刘正乾副教授翻译的图书《水和污水处理的臭氧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获得2019年度南京大学紫金全兴环境基金环境科技著作出版基金。原著《Chemistry of ozone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 From basic principles to applications》作者Urs von Gunten教授得知本翻译图书获奖的消息也由衷地感到高兴,于2019年1月8日专门在其任职的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网页上对本次获奖进行了报道。
庞国芳院士和张锁庚秘书长为杰出校友(青年)奖和出版基金奖获奖者颁奖
《水和污水处理的臭氧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获奖证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网页上关于此次获奖的新闻报道
《水和污水处理的臭氧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图书内容简介
在水处理中使用臭氧进行消毒和氧化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对有机物转化历程的研究却一直欠缺。近些年来,臭氧与模型化合物反应生成潜在的氧化副产物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使得有机物的转化研究变得愈发重要。这些研究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氧化产物数据,对于水溶液中的臭氧反应机理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研究进展。基于获得的臭氧反应机理,我们可以在尚未开展系统研究的情况下对某一化合物的氧化产物进行预测,并在已知几类相关化合物毒性的基础上对该化合物氧化产物的潜在毒性进行评估。基于这一思想,《水和污水处理的臭氧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这本书不仅全面探讨了迄今为止已知的所有臭氧反应机理,还将这些机理广泛应用于微污染物(如:药物和内分泌干扰物)降解的研究中。本书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并更新了臭氧反应速率常数,读者也可以把它当作工具书来使用。此外,对于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中与臭氧工艺相关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来说,也可从本书中获得大量的有用信息。
本书的各个章节对各类化合物的臭氧反应速率常数进行了汇编,并涵盖了所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需要新兴污染物反应动力学数据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每章还列举了微污染物(如:药物、农药、燃料添加剂、溶剂、嗅味化合物和藻毒素)在臭氧化反应中的转化机理的大量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