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八届“求是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环境学院预选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1-03-15 浏览量:

2021312日下午1430,华中科技大学第八届“求是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预选赛于环境学院207会议室举行。担任本次预选赛的评委有,机械学院院长助理张俐教授、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雅琦老师、市政工程系任拥政老师、环境工程系李森老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朱娜老师、本科生教务办杨群老师,环境学院20级学生观看了此次预选赛。


本次预选赛由环境学院团委书记蔡煦老师主持,首先介绍了本次预选赛的评分规则:评审过程中将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前景与预期效益,从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每项25分,满分100分。介绍完毕后,预选赛正式开始,共有8只参赛队伍先后介绍了自己的作品。


第一组由杨昕同学进行答辩,该组的题目是“全球气候变化下媒介传染病风险预测研究”。项目主要研究了以蜱虫为媒介所传染的疾病,通过对全国各地的蜱虫分布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在不同情况下对蜱虫的分步进行了预测。(下图分别为同学在讲解项目,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组由张达同学进行答辩,题目是“一种基于磁化水技术的可拆可调型柔性阻垢器”。张达同学为评委们讲解了其工作原理与外观特点,分析了其产业化的可能性。


第三组由李瑜玥同学进行答辩,题目是“铬渣和酸性含砷废水的共处理机理研究”。李瑜玥同学分析了传统处理铬渣和酸性含砷废水的处理方式,提出了两种污染物共同处理的想法,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减少了废物处理的成本。


第四组由郑森丹同学进行答辩,题目是“基于缺水地区农村分散生活用水净化装置——净水宝”。她将团队装置与普通的水站净水机和家用净水机进行比较,团队装置效率高且对水质的要求更低,具备不同标准的出水装置,可以用于不同需求的家庭用水,满足缺水地区一家或几家的日常用水。


第五组由姜惕明同学进行答辩,题目是“利用太阳能表面光热蒸发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设计”。他分析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对环境的危害,介绍了传统处理的弊端,展示了利用太阳能设计的光蒸发装置,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废液处理效率,有利于解决目前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第六组由彭宇轩同学进行答辩,题目是“生活垃圾投放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该项目调研了一些地区的垃圾投放点的配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校内同学对于垃圾投放点的配置认同与建议。


第七组由邵哲同学进行答辩,题目是“基于连续流运行的污泥电化学预处理装置”。邵哲同学介绍了污泥处理的传统方式并引出了新型的污泥处理方式。


第八组由刘纹佳同学进行答辩,题目是“高校宿舍需求侧响应措施”。项目研究了武汉地区尤其是华科内的学生寝室在用电高峰期的用电状况,并对夏日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建议。


本次预选赛持续两个小时,期间评委老师们对各比赛作品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答辩结束后,张俐老师肯定了参赛队伍认真备赛的状态,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她表示,此次预选赛环境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大家利用好此次预选赛,把握机会、认真打磨团队项目,在“求是杯”比赛的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


至此,第八届”求是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环境学院预选赛圆满落幕,希望各参赛队伍能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争创佳绩,继续努力发扬华中大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钻研和创新,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