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晚上18时,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李先庭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讲授了《人工环境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李先庭教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担任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分教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主要从事高效与节能的人工环境研究,主编或参编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或省部级奖项10项。
李教授首先从气候变化境问题为大背景出发,引出中国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以及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与能源体制革命。其中,人工环境的节能减排工作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人工环境营造,特别是在建筑、电动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工业生产集成电路洁净室系统、数据中心、制药业等方面快速发展。潜艇、军舰等舱室大气环境等也离不开人工环境营造技术。
基于人工环境营造的需求发展,李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人工环境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家用小空调为切入点,针对现有人工环境与空调系统的现状,总结了四个具体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创造人工环境所需的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创造人工环境对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创造人工环境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如何满足不平衡经济水平的人工环境需求等。李教授寄希望于环境学院的学生,能够投身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我国人工环境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做出突出贡献,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包括倡导节约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和废能、采用创新手段显著提高制冷制热设备效率、跨季节蓄能实现冬冷夏用-夏热冬用、建筑直流技术等等。
最后,李先庭教授还介绍了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智慧与才情,做专业帅才、行业的领军人物,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做出贡献。同学们反应热烈,讲座后,同学们就人工环境问题、环境营造的能源消耗问题、人工环境的哲学思考等向李先庭教授提问,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