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坚定专业信念,感悟环境情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1-11-29 浏览量:

 

20211126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了珠海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环境工程分院院长,我院97级校友谭庆俭、副院长97级校友徐晓明,08级校友杨国洪以及总工付朝晖,针对个人专业选择、环境专业发展,以及环境专业与社会热点(如新能源、碳交易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我院21级本科新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微信图片_20211128155546.jpg

本次交流会由市政工程系任拥政老师主持。会上,谭庆俭院长首先就环境专业目前国家社会需求与发展前景,为同学们作了简单介绍。并就珠海规划设计研究院现阶段发展方向与业务范畴,为同学们详细解释了环境专业的工作内容,并身体力行地为大家讲解“环境专业”在我国建设方方面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谭院长也为大家分析了环境专业中涵盖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与高新技术的结合点,如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新能源、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环境工程中的运用。谭院长鼓励大家脚踏实地地学习好环境专业,相信环境专业一定会为大家支撑起个人发展的“大舞台”。

接下来,与会行业专家及校友分别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历程,与在座的师生们分享了近二十年我国环境行业的发展。付朝辉总工以其从业三十年的经历告诉同学们,“环境”这个“朝阳产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个时期选择环境专业的同学,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付朝辉总工还针对“‘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的网络说法,以我国芯片研发为例子进行了批驳。告诉大家,我国现阶段很多卡脖子问题,其根本还是基础学科的研究尚有待发展,这种“天坑”的说法,正好印证了这四大学科的薄弱性、重要性、以及人才的稀缺性。徐晓明副院长以华为进军煤炭行业为例子,为大家说明了高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其中隐含的商机。也充分显示了智能化与信息化在环境专业中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还有待环境专业的人才去发掘、去开发。08级校友杨国洪,以其自身经历讲述了他的专业发展历程。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杨国洪校友也从大一刚入校时,对专业的“迷茫”与“不自信”,到踏实学好专业,本科、硕士阶段在环境学院老师们的培养下,现如今不仅在环境事业中找到了“成就感”,更在内心深深植入了“环境人的情怀”,那就是“环境人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交流为新入校的大一新生上了一节具有说服力的专业教育课,让大家体会到了环境专业在我国建设中的重大需求,坚定了专业信念,感悟到了那份“环境情怀”。为我院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111281555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