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生态中国课程讲座系列—孟靖博士作《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经济影响》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29 浏览量:


20211229日晚,在环境学院东十三楼207会议室,伦敦大学学院(UCL)孟靖博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作《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经济影响》讲座。

孟靖博士是我校2007级校友,现为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莱特可持续建筑学院终身副教授,剑桥大学剑桥环境、能源和自然资源治理中心(C-EENRG)成员,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副主编,SSCI期刊Economia Politica副主编。孟靖博士在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Climate Change, PNAS, One Eart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被评为科睿唯安20202021“高被引科学家”、并荣获2020年新兴可持续发展领袖奖和Nature Communications地球和行星科学前50名论文奖等。

孟靖博士首先介绍了不同大国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现状。现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美国、欧盟及印度等大国及组织碳排放现状及累计排放有所差异美国欧盟等目前处于碳达峰后的下降期,中国处于碳排放的上升期,印度则处于碳排放的增长期。进一步介绍了实现碳中和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技术可行、成本可控、政策引导、多边共赢。

孟靖博士以电力行业为例,详细介绍电力部门的主要低碳转型路径和发展现状。碳中和全景图分为能源供给侧和能源需求侧,能源供给侧包括电力碳中和与非电力碳中和。并进一步以太阳能光伏为例,描述了太阳能低碳技术的历史发展轨迹,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利基市场、市场驱动,太阳能光伏成本大幅下降,在过去十年下降了约80%

然后,孟靖博士介绍了低碳技术的未来成本预测方法。首先是专家预测,即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预测对象的社会环境等直接分析和寻求特征规律,并推测未来的一种预测方法。另外一个方法是模型预测,如怀特定律模型和摩尔定律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生产量、时间等)构建模型,假设过去的变化是未来变化的最佳预判因子。进一步给出了不同技术成本预测方法的比较,指出模型预测和专家预测的未来成本均高于实际情况。

孟靖博士最后指出,实现碳中和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通过技术驱动、知识溢出和市场驱动多方面共同发力推进碳中和。同时也指出未来技术成本的预测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是碳中和路径的一大挑战。

讲座后,同学们、校友、及老师们就碳中和路径、光伏发展、和预测方法等多方面与孟靖博士展开了热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