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30-12:00,我校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汪一教授与环境学院郭利民教授在欣苑1栋317会议室为我院青年教师及博后做“生态中国”系列讲座之“国际合作与交流”讲座,并进行座谈交流。环境学院副院长吴晓晖教授出席座谈会,近二十余名青年教师与博后参会,会议由环境学院副院长徐新华教授主持。
汪一教授,2021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项目资助,主要从事生物质热化学反应机理及应用、生物质制备化学品与碳材料、传统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反应机理及应用、燃烧设备模拟与实验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曾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借调工作,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重点专项。
汪教授做题为《国际合作专项申请、执行、结题全流程》的讲座,介绍了国际合作专项的类别,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际合作项目与外国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范畴内的政府间国际合作专项和战略性国际合作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与人才专项等。并从国际合作专项任务设置、项目遴选程序、申报书撰写、申报书评审、项目答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读,结合自身工作及申报经验,对国际合作专项普遍关心的几点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前期合作基础的重要性,要在合作研究、学术论文、专利、线上线下研讨会等方面提前做好积累;认为国际合作项目的执行对提升学术、人才培养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郭利民教授,2019年获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项目资助,主要从事CO2催化加氢、VOCs吸附/催化燃烧消除等的应用基础研究。郭利民教授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先后获得国家引智、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会等国际合作交流类项目资助。
郭教授做题为《怎样申报外国专家局等项目》的讲座,结合自身经历从申报目的、申报途径、申报流程、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收获与心得等方面对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与实施进行了分享;认为对于国际合作项目申请要保持平常心、多与国际机构、专家进行交流与联系,保持友好往来,要明晰自身优势与外方差距,做到与外方互惠共赢,共同进步。
讲座后,侯慧杰、刘正乾、袁书珊、刚文杰等各位老师就如何与国外专家进行对接联系、如何解读国际合作项目指南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