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为战胜疫情干扰,我院一直在努力寻求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共同开辟本科国际化线上教学途径。今年寒、暑假期间,我院在校外教育机构的协助下,与英国剑桥大学密切配合,成功实施了“2022年寒假英国剑桥大学环境专业(线上)项目”和“传热学、建筑环境与能源”两个项目。
项目采用线上课程讲授、项目式学习、在线研讨、结课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3名同学克服严寒和高温侵扰,在外籍教师和助课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线上课程学习任务,并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学习证书。以下是部分参课同学的访谈记录。
一、访谈内容
1、你参加暑期国际课程的目的;
2、学习线上国际课程,对你的专业课学习和能力提高有哪些帮助?
3、学习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你对课程内容的设置有何意见和建议?
二、访谈记录
【环工1901曾奥同学】
1、提升自己,拓宽视野。增加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可提升英语水平。
2、了解到一些较为前沿的技术,对专业课的理解有一定帮助。学会查找筛选国外文献,可更为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
3、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很细致。
4、主要问题是全英讲座理解有一定困难,希望有实时中英字幕。
【环工1901苗桂蓉同学】
1、我们学院和剑桥大学联合举行的国际课程在刚公布之初就非常吸引我,因为我其实一直是想今后有机会去留学的。参加国际课程主要是想拓展视野,亲身体会一下外国老师的教学课堂,为今后做好准备。
2、老师的教学内容不仅很系统,对公式的推倒也非常精细,让我感受到了工科中对基础学科的广泛应用其实非常重要。阅读文献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用自己建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真的很棒。
3、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课时真的很认真,致力于把每个细节都给我们讲清楚。还有就是这些落在实际上的课题,其实就是我以前宏大理想的一部分,让我重新有了斗志。
4、我认为课程的开展还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比如经常开展教授的课堂讨论,这样最后汇报的时候才不会特别紧张。
【环工1902杨也同学】
1、国际课程给了我一个学习更前沿的专业知识的机会,也练习了专业英语。
2、碳封存的知识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帮助了我选择研究生方向,也熟悉了全英文上课和学习的模式,让我在申报其他英文项目时更有信心。
3、印象最深刻是老师手写的PPT形式,可见老师备课的充分,也让课堂中知识被很好的链接起来。
4、希望能有助教课,在每节正课后,这样能查缺补漏,补上因为语言没听明白的地方。
【建环2001杨俊杰同学】
1、拓展视野,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感受世界名校教学氛围。
2、让我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方向有了拓展,专业知识得到充实,我的英语能力也有一定提升。
3、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小组最终合作展示以及教授为我们细心点评和讲解。
4、课程内容难度较大,可以稍微降低专业难度,英语理解能力上也存在不足。
【建环2002黄宇涵同学】
1、拓宽视野,体验国外老师教学的方式,体验英语环境下的教学,提前了解专业知识。
2、提前预习并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更好之后的专业课知识。提高了关于科研的了解,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教学比较注重模型的建立以及关于相关研究的创新过程。学习过程中比较看重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4、建议去掉语言先修课程,而是先介绍学习过程中尚未学习到的公式与变量等,对之后的学习更有帮助。
【建环2002张文彬同学】
1、最初我参加国际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外语水平及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对我的表达能力进行一定的锤炼。
2、在学习线上国际课程后,我对基础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相关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加强。这次学习中,我听取接收外语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对专业知识基本的应用和简单的模型有了一定的了解。
3、在本次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进行论题展示时教授做出的点评,教授认真听取了我们的发言并进行了一个总结,提出的意见让我们受益匪浅。
4、我希望在课程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对原理公式的介绍并提供一些基础的问题以便于我们能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线上国际课程项目的实施,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对环境类专业本科生认识了解国际高校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