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陈勇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7 浏览量:

201921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我院陈勇研究团队研究成果(Photogene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in Fe(III)-citrate-oxalate system for the degradation of fluconazole: mechanism and produc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9, 26, 8640-8649。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万栋博士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陈勇研究员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的国际知名专业期刊,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有关的原创性研究。该论文的发表将为促进我校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优势学科的稳步前进做出贡献

Fe(III)-柠檬酸盐复合物在天然水体中普遍存在,具有重要的光化学作用。虽然目前有大量关于铁(III)-柠檬酸盐体系光降解污染物的报道,但其光化学活性的最佳pH值仍不清晰。本研究首次通过动力学模拟阐明了Fe(III)-柠檬酸盐体系中光致OH产生的最佳pH值为5.5。实验结果与动力学模型的预测趋势相吻合。此外,草酸盐的加入能够促进Fe(III)-柠檬酸体系中OH的产生,且OH稳态浓度随草酸盐的增加而增加。在pH值为4.0 ~ 5.5时,Fe(III)-柠檬酸-草酸盐二元体系几乎不存在协同作用。但是,在接近中性pH(6.0-8.0)下出现了显著的协同效应。草酸/柠檬酸比例越高,协同效应越显著。最后,研究发现Fe(III)-柠檬酸-草酸盐二元体系能够有效地去除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其光降解动力学与该体系中OH的产生规律一致。通过LC-ESI-MS/MS分析鉴定了氟康唑在Fe(III)-柠檬酸-草酸体系中的光降解产物,明确了其降解机理。这些结果表明,Fe(III)-羧酸盐体系中,不同配体的共存能增强其在中性pH条件下的光化学活性,因此,通过在Fe(III)-柠檬酸盐体系中添加适当的配体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356-019-04348-2


陈勇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天然水体溶解性有机物光化学和新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控制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701821377043216770542187605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C1901200)等10项省部级以上项目,相关成果已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Chemospher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