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易荷君——仁心施善行,志愿写芳华』
易荷君,女,中共党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现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曾获2022-2023学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2022-2023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2023-2024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公益奖学金等荣誉。
在志愿活动中,她充满热情,秉持“以青春之火,点燃公益之光”的信念,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累计二课学时345小时,志愿时长258小时,参与志愿活动40余次:连续2年参与院系迎新志愿服务、连续3年参与校回访母校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参与校医院长期义工项目获满勤,全勤记录背后是她对“平凡坚守创造非凡价值”的深刻认同;在社会服务中,她无私奉献,深入社区,用热情与真诚服务基层:她去往关山口社区开展社区清洁,在鲁磨路社区开展“情系桑榆,朝夕相伴”智能手机教学,在这些活动中,她真正践行了志愿者精神,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关爱与温暖,反响热烈,在服务中她深刻体悟到:“真正的志愿精神不仅是付出,更是在对话中实现生命的相互照亮。”
她说:“立鸿鹄之志,持续践行志愿精神,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易荷君正在用她的坚持诠释自强的力量与无限可能,为社会之盛,献熠熠之光!
02
『张梓恒——学优践丰,志善致远』
张梓恒,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学生,加权成绩稳居年级前十,现任校566轮滑协会副社长、院学生会文体部主要负责人,曾带队取得武汉大学生自由轮滑公开赛团体第五名。
自强之路上,张梓恒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青春篇章。学业中他始终秉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信念,始终保持年级前十的优异成绩;学生工作中从初入校园时活跃于义工部、文体部的参与者,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文体部负责人,"居其位,安其职"的工作信条贯穿始终。累计187.5个志愿服务学时更见证了他的另一面热忱——无论是喻家山间俯身捡拾垃圾时与登山者的暖心互动,还是植物园里从磕磕绊绊到游刃有余的讲解蜕变,他始终坚信"服务他人,锤炼自我"的双向成长理念。当外来游客因他的清扫行动驻足称赞,当植物知识通过他日益流畅的表达传递四方时,张梓恒不仅感受到志愿活动润物无声的感染力,更在服务中淬炼出卓越的沟通能力和应变技巧。这个将求知若渴、恪尽职守与奉献精神融为一体的青年,正以知行合一的姿态,在自强之路上留下愈发坚实的足迹。
他说:“对我而言,所谓的自强不过是在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的前提下,不断的去让自己在各方面变得更加强大。”求知而学优,履职而尽责,志愿而心善,这是张梓恒投身的方向。他以强大内心驱动,知行合一,于青春赛道留下自强奋进的鲜明足迹。
03
『姜熠泽——支教梦启光,志坚公益行』
姜熠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2023级本科生,总加权排名班级前15%,他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主动承担起学业帮扶责任,组织不同科目的补考加油班,为同学们邀请到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开展答疑辅导,成功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自强精神内核,立足校园公益深耕细作——精心策划7场捕梦网活动、参与义卖支援山区教育、带队6次植物园服务擦亮生态名片、投身第十一届石榴红文化节……以热情展现青春律动,姜熠泽累计校内义工志愿服务工时达180+;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他同样积极进取——投身乡村振兴感受河南信阳茶文化、成为长江生态保护宣讲员、荣获藏羚羊科普与水知识竞赛证书、“返家乡”实践文章登载大学生云报,点点滴滴无不诠释了自强的意义,而他也在活动中收获了成长,实现了精神的丰盈。姜熠泽用三年实践印证着"真正的自强不是独善其身,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他以青年讲师身份为教育公平贡献力量——支教8次,用文化课与兴趣课堂点亮乡村儿童的世界,授课10次参与爱心托管班,走进光谷四小,共筑生命防线,开展10场沂蒙精神宣讲,激扬高中生的报国热情,遵义精神课堂联动大学生云直播,掀起“红色追光”热潮……通过这些活动,他实现了从自强到共强的成长,同时这些行为也共同诠释着新时代自强的深层内涵:“它既是向内生长的生命韧劲,更是向外辐射的价值能量;既是脚踏实地的躬身力行,更是仰望星空的精神引航。”
提到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他说:“别畏惧青涩的声音,所有勇敢都诞生于微小尝试。去探索,去犯错,去包容,去在与他人的对话中雕刻更自信的自己!”,姜熠泽用实践丈量自己的脚步,以志愿服务彰显自强的风采,始终坚信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
04
『钟子恒——德厚自强,呵护童心』
钟子恒,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环2301班本科生,担任学院2023级年级学生会主席,总成绩稳居专业前10%,二课总时长290小时,其中志愿服务时长143小时。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他将“知行合一”四个字牢记心间,坚持以青春为笔,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答卷。为了在基层沃土播撒公益火种,他带领学工处深耕社区治理,组织的“饺融冬寒,情暖桑榆”助老活动不仅让老人感受到了陪伴的温暖,更让自己在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磨炼了沟通与协调的能力;以青春热血浇灌公益之花,以知行合一书写青年担当,钟子恒主动奔赴鄂州山区支教,一节节创新课程既唤醒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想象,也让钟子恒收获了坚毅与独立的优秀品质;在学习工作中,钟子恒始终保持着自强之姿,行稳致远。无论是协助全球专家探讨治水方案,还是举办辅修学士学位答疑交流会,他都积极参与,在付出与贡献中成长自我,不断加强个人素质,迈向更高的台阶。
什么是青春?钟子恒用自己的躬身践行给出了答案:他说:“青春当以脚步扎根大地,以热忱回应时代。”在他眼中,290小时的服务记录不是终点,而是无数新的起点。未来,他愿继续做一束萤火,在奉献中燃烧,在担当中闪光,让生命的轨迹与家国同频,与时代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