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国奖专访|陈纪朝:守正创新,勇毅前行

发布时间:2025-05-08 浏览量:

陈纪朝,男,汉族,中共党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师从谢鹏超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级氧化消毒技术。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奖学金得主。攻读硕士期间勤奋刻苦,在科研工作中秉持创新精神,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TOP期刊《Water Research》和北大核心期刊《环境工程学报》上各发表论文一篇。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类横向课题研究,贡献突出。在校综合表现优异,曾担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荣获院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多次获得三好研究生、科创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一、立足实际,夯实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科研领域也是这样,看似灵光一闪的创新点往往来自日以继夜的学习与积累。

在研究生的初始阶段,他给自己定下努力提升专业能力的目标,为此他认真学习各项专业课程,加权成绩91.79,排名专业第一;广泛阅读领域内高水平文献,协助课题组师兄完成科研任务,培养科研技能;积极参与各项实际工程项目,如东湖风景区“十四五”海绵城市规划、武汉新区四新片区水系及相关设施调查等。在研究生前期的学习和锻炼中,他对于市政工程领域发展现状有了基本的认识,并对水污染控制这一方向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也为之后的研究生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着眼前沿,勇于创新

在完成横向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对人居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合流制溢流是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且目前针对其中的微生物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故在谢鹏超教授的指导下,他结合当下前沿的高级氧化技术对合流制溢流污水消毒开展了研究。

但科研的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他在研究初期常常遇到实验结果可重复性差,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实验仪器使用不熟练等问题,导致实验进度缓慢,也一度出现了焦虑情绪。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为了应对这些难题,他大量查阅文献,并向身边的老师同学虚心请教,不断试错,最后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拓展了高级氧化消毒技术在复杂水质下的应用场景。他认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挫折并不可怕,但是在困难面前不能逃避,只要坚定目标,勤于思考,勇于尝试,就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三、秉持信念,全面发展

回首过去的研究生生活,他认为在研究生阶段的成长不仅仅应该在学业和科研能力上,更应该是全方位的。首先在学业之余可以广泛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切身实地感受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例如他在参与“深度中国行”寒假社会实践时体悟到了家乡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变迁,更加坚定了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的信念。其次就是学会平衡科研工作与生活,他认为拥有健康的身心体魄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日他会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减少加班熬夜的频率,而在科研之外他也会经常参与篮球、骑行等各类文体活动以缓解日常的工作压力。

四、以终为始,接续奋斗

研究生阶段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他认为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资助是对于自己硕士阶段工作的莫大肯定,也是对于自己未来工作的激励。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他选择继续在市政工程领域发展,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参与实际工程与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对于个人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此,他感到兴奋,也深知自己身上承担的重大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未来也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行业内发光发热,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